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作用分析:《蜀道难》是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诗从肺腑出”板块的一篇文章。本板块的其他篇目是《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本诗是专题第一篇,在专题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本诗在李白诗歌中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性。代表性主要体现为:内容上伤时忧世、关注国事的忧乐意识和热爱大好河山的诚挚感情,艺术上新奇大胆夸张想象的浪漫手法,风格上热情奔放宏伟豪迈的基调等。特殊性体现为:作者采用古乐府形式,却又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本诗运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三次变换。
2.说学情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已接触过不少李白的诗歌,对其诗歌也有了一定了解,但实际上仍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另一方面,他们又担负着艰巨的应考任务。因此,本文教学既要立足课文解读,也要着眼全局,使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举一反三,加深对李白诗歌、盛唐诗歌的理解,学得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班级学生素质一般,对本文文字有较多障碍,难度较大,所以仍然要安排足够的教学时间———两课时,并且布置预习作业。
3.说课程标准: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基于以上几点,本诗意象雄浑,笔意恣肆,诗风豪放。努力渗透新课程理念,拟以“难”为切入点,以“叹”激趣、导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品读意象→体味诗风→感悟情感,最终达成对诗歌的'综合体验。
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研习意象,体验讨论,品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感。
(2)学习诗歌描写蜀道难的手法,体会李白雄放诗风。
而把(1)作为教学重点,(2)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朗读———感受音韵之美。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可以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诗歌的朗读要把握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是音步,即诗歌的停顿及由此形成的节奏。二是轻重音调,即语调。音步和音调都应该根据诗歌内容划分。因此,朗读的第一步是深刻体会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朗读也是感受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悟。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说学法
1.朗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1.导入
李白印象:人,豪放率性;诗,浪漫雄奇。
2.激趣
(1)粗读全诗,明确李白对蜀道的印象:难!
(2)面对蜀道之难,李白如何感叹?
引导学生找出诗中表达强烈感叹的词语:“噫吁戏”“长叹”“嗟”“长咨嗟”。
3.激疑
(1)叹什么?
引导学生重读全诗,从诗中找出蜀道“景物”:“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黄鹤”“猿猱”“青泥(岭)”“悲鸟”“子规”“连峰”“枯松”“瀑流”“剑阁”。
(2)为何叹?
引导学生在自由精读全诗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意象品味揣摩;交流品读体验。
一叹蜀道之高危:用秦蜀人烟不通的历史、五丁开山的传说,用绝顶鸟道、回日高标、黄鹤难越、猿猱愁度极写蜀道山岭之高危。
二叹蜀道之雄奇:以回日高标、冲波回川、近天连峰、倒挂枯松、飞湍瀑流极写蜀道山川的雄壮奇丽。
三叹蜀道之凶险:以攀援时敛气屏息、抚膺长叹,悲鸟子规的飞绕夜啼,极写蜀道山道之峻险;以剑阁“蛇”盘“虎”踞、杀人如麻极写蜀道人事凶险。
(3)如何叹?
A.铺垫: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叠词将词人内心堆积萦绕的愁绪描写得真切入微。
B.研读:李白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对蜀道的感叹?
铺垫:贺知章看了李白此诗后,屡屡称叹,号其为“谪仙”,当即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诗中“仙气”何在?
反复咏叹:诗中用顶真、排比手法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叹其高危不通,二叹其峻险难越,三叹其雄奇凶险。
大胆想象、联想:用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六龙驾日的传说极力渲染蜀道之隔、之通,以此表现蜀道山岭之高危。想象、联想历史久远,空间广阔,气势酣畅。
极度夸张:极写秦蜀之隔,太白之高,青泥(岭)之峻,连峰之高,飞瀑之喧,剑阁之险。
反复烘托:以黄鹤猿猱愁度来衬托蜀道山岭之高,以飞鸟悲号、子规夜啼来衬托蜀道空寂悲凄;以行人的敛气屏息、惊魂不定、失色长嗟来衬托山之陡峭峻险。
C.小结:面对蜀道,唯有李白敢将它与天比高,与蚕丛鱼凫开国比久;唯有李白敢借五丁开山写通,借六龙回日写隔;唯有李白敢借扪参历井写惊,借悲鸟夜啼写凄;唯有李白敢借倒挂枯松写险,借万壑雷声写雄,借“蛇”盘“虎”踞写凶,这便是李白身上常人无法企及的“仙气”——雄奇壮丽、高危峻险的意境,雄放洒脱的诗风。
4.悟情
思考:
(1)你从李白的叹息中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品味意象的基础上分析诗人情感:赞叹其雄奇伟丽;惊惧其峻峭险恶;遗憾其高不可越;忧虑其凶险多事。
(2)有人说,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诗人自己仕途坎坷,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你赞成吗?为什么?
理由: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各抒己见,不求统一,但要言之成理,尤其要能紧贴文本,找出根据。以本题为例,诗人本身可能未必有这层意思,但学生结合诗人生平,读出这样的感受也应予以尊重。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主旨概括最重要的依据是文本;第二,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多元,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可能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漫无边际,要防止不顾文本过度解读。
5.体验
(1)学生在涵泳的基础上自由吟诵全诗。
(2)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范读)。
五、说板书
蜀道难
李白
开辟之难
难度越之难手法:形象联想、铺垫、烘托、夸张
安居之难安史之乱
理由:诗歌的内容通过结构直观的显示出来,对高中生来说,板书不必过多、过细,但必须点到恰处,点到亮处。)
高中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孙犁在晚年对亡妻的悼念之作,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是“悼亡文学”中的佳作。作者通过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少埋怨,多劳累,而用情极深的妻子形象,也透露出作者深深的愧疚之情。
根据教材安排,本文是第四板块“慢慢走,欣赏啊”的一篇选教课程,是属于“活动体验”专题。根据《课程标准》和本板块的专题解说,对本文的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品味和研读,重在对本文真挚情感的体悟,在思辩和讨论中完成活动体验。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在必修一已经接触过散文,所以知道一些散文的基础。本文关键要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审读能力和审美能力。而细节描写是高中第一次集中讲到,所以作为重点去突破。使学生培养起更良好的学习的散文的兴趣和方法。作为高一的学生,要理解作者深藏的.感情有点困难,可以采取同学间讨论,类文赏析,师生间的相互置疑设问等引导方法来设置情境。
(三)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 1)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并学会借鉴运用。
( 2)品味并理解作品朴实语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品味语言,感悟真情。
(3)引申拓展,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收获感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2.教学难点
(1)在“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和自责与深挚的、极度的思念。
(2)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人记事类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深藏的感情。
四.教具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城子》(录音)
(二)概括内容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亡妻人生的四个阶段。(读课文,小组讨论)
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三)活动体验(体验细节之美)
师:写了哪些“亡人”的逸事?这些“逸事”表现了“亡人”的什么样的性格?
(小组讨论,一组一段)
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
细节2:“盯”“跳”“走”“钻”——腼腆害羞
细节3: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
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劳
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关爱孩子
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易于满足
追问:
第一部分:“天作之合”的横批到处有,为什么作者影象特别深?
第二部分:问:“盯”换成“瞪”可以吗?体现作者妻子是个怎样的人?
问:为什么对这样的小事记到现在?
问:礼教意识重,作者是褒还是贬?
第三部分
问:这样运用对比来写,和就直接写妻子一直是勤劳的,那样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四部分
问:为什么闭上“眼睛”,说“还”向我提起这样一件小事?是第一次说这件事情吗?
师:这真是一位少抱怨、多劳累的妻子啊!也正因如此,作者的内心才越觉得—
——愧疚与不安。
师:(生齐读)“我们结婚四十年。”
师(小结):所以,苦不是苦,是情爱的风景。学会欣赏人生吧!这样有爱的苦也是甜的。此处看是平淡,确实恩爱到了及至,这也是本文我们的难点,理解平淡的文字后,极度的思念之情!就象作者所说的:“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可见用情之深。
一篇《亡人逸事》短短两千多字,没有肝肠寸断的感情喷涌,没有如泣如诉的哀婉,但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分明可以感到欲哭无泪的沉甸甸的悲哀。
作者所说的:“不太感伤的断片”原来却是最伤感的文字!
(四)细节模写(课堂练习)
师:这里说了这么多“亡人”的小事,这些小事就是运用了“细节描写”
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叫做细节描写。
1.如何写好细节:
(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2.结合生活体验,作文训练。(三分钟)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可能会淡忘故去的亲人,曾经的老师和朋友……但是也许他(她)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将长久留在你脑海中,并永远鲜亮。
请打开记忆的闸门,寻找你记忆最深的细节。
(五)盘点收获:今天你学了什么?(总结)
1.了解作家夫妇的真爱挚情
2.学习细节艺术,能欣赏,会使用
3.懂得欣赏人生。——苦不是苦,是情爱的风景。
(六)补充作者及诗作介绍
作者:孙犁(1913-20xx),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称赏。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作品风格清新平淡
(七)拓展延伸(听录音,感受情感)
巴金《怀念萧珊》(节选)
(八)课后练习
阅读《金岳霖先生》,从中找出几个传神的细节描写,把你的鉴赏心得写下来。
高中语文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边城》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学习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单元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分析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及其发展变化,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欣赏小说语言,要品味语言的内涵,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鉴赏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
《边城》发表于1934年,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之间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因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因心怀愧疚离开家乡,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只剩下翠翠苦等傩送的归来……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课文节选自《边城》第13章至第15章。教学重点是体味人物的细腻心理,感受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和人性之美。教学难点是分析环境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精彩词句,品读文中描写环境和心理的语段。
2、体会小说的语言风格,领会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技巧。
3、感受湘西边地淳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似水柔情的人性之美。
说明: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语文的积累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文化常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只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通过吸收内化而学以致用。语文学习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价值观,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借助文本研习,整体感知小说的诗化语言,领会翠翠的美丽心灵;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部小说被人们誉为“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三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根据以上依据,学法如下: 1 反复揣摩,合作研究,感悟提升。
我们知道,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在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对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在小说的评价、鉴赏中,理解关键词语对理解文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篇小说中让学生通过美读体会情感,反复揣摩翠翠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再加上适当的有效的讨论。不仅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小说的抒情特色,又能够通过翠翠情感变化所勾勒的故事情节中体现的外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 ,来把握小说对人情美人性美的歌颂。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这篇小说之门的金钥匙。
2 美读课文(包括分角色朗读主要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鲜明地体现着人物的性格特征。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实,思想的实际表达为语言。”所以抓对话理解对把握人物感情和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让女生美读,有助于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世界。
3 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 2课时,分为以下教学环节:
( 一)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1 播放一些湘西风情的图片,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
2 介绍沈从文及其作品风格,介绍《边城》的写作背景,给出“边城”的解题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 )。
理论依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一)介绍整个小说的情节
这篇课文是节选的,知道整个故事情节有助于把握情节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文意。
(三)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
在预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熟悉课文 ,概括各节的具体内容 .因为这篇小说属于节奏比较缓慢的抒情小说,让学生熟悉情节是理解课文内蕴关键。
(四)分析人物形象1 翠翠形象
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翠翠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仔细观察和揣摩这些词语及其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其实构成了一条翠翠感情变化的线索,让学生结合作者写作风格和课文背景理解这些情感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凄凉”—“胡思乱想”—“哭起来”—“神往倾心”—
“顶美顶甜”—“吃了一惊”—“沉默”—“吹不好”—“柔软”
设问让学生揣摩情感: 1 翠翠为什么心中有些“凄凉”?(抓凄凉的含义:寂寞冷落)
2 翠翠为什么“胡思乱想”想离开祖父,想让祖父着急呢?
3 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哭起来”的原因吗?
4 翠翠为什么会听母亲的爱情故事听的“神往倾心”,会觉得是“顶美顶甜”的梦呢?(“虎耳草”的寓意?)
5 翠翠“吃了一惊”,“吹不好”芦管说明了什么?
通过设问让学生理清了翠翠心理变化的这条线,这其实是纯情翠翠的爱情由朦胧变清晰的过程。通观全文总结翠翠的形象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于爱情羞涩又真挚,后来傩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来。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2 爷爷形象
小说以翠翠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翠翠的情感变化离不开爷爷,表面上看,祖孙两在生活上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其实更重要的是爷爷在精神上感情上非常理解呵护翠翠。文章中有多处体现,让学生找出来:1 讲翠翠父母的故事——告诉翠翠应该怎样去爱
2 去城里打听却不告诉翠翠——给她余地,不影响翠翠的选择
3 第三节对话——爷爷十分尊重翠翠的感情,把提亲的事当笑话讲。(这部分找学生分角色读去体会,老师点拨)4 翠翠心乱了,吹不好芦管,爷爷给她吹,吹的她心都软了。——理解翠翠的心 5 当傩送出走,翠翠确不知情,翠翠让爷爷唱歌,爷爷唱的事傩送唱的歌翠翠就又摘了一把“虎耳草”。——心疼翠翠,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感情。
我们通过翠翠的这条感情线索,看到了爷爷对翠翠在爱情上那么无微不至的呵护,生怕有一点点对孙女的影响,这种来自心灵的爱护是那么的让人感动。
爷爷形象总结: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特别是为翠翠爱情,默默的操心担忧,对其心灵呵护倍至。
3 天保傩送兄弟 两个人都深爱着翠翠,他们的爱情“决斗”方式确是最淳朴的唱歌,当天保知道自己歌比不过,翠翠喜欢的是傩送时,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成全两对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五)主题
全文通过细腻入微的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来展现了纯真女翠翠的爱情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翠翠的情感变化这条红线一头是爷爷对翠翠爱情心灵上的呵护,另一头是线索所关联的情节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纯朴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经意中,谱写了一曲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诗篇。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放映了电影《边城》,这样能更好的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并真正去理解小说的主题。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有些学生观看完后感动的流了泪。
高中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高中语文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沁县实验中学的,初中语文教师史利波,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罗迦·费·因格。本单元是全册书唯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包括立论文章三篇,驳论文章两篇。本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本课教学我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本课主要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说学情及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差,但课堂气氛活跃。因此,我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主角,而是以问题引领的六环节教学的课堂导演,是组织者。课改课堂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质量。课标规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够区分论点和论据,确立自己的判断即可。本课我依照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评价提升六环节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两分钟):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和他的老搭档范伟的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大家想想:范伟答错了吗?(生:没答错。)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学生甲答: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乙答:因为范伟的思路太狭窄,想法也太老套了。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家请看屏幕上的选择题(三分钟)。学生甲回答我选A,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学生乙选B,因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学生丙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与其它图形不同。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惟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也就是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2、明确任务(一分钟)
(1)、了解掌握议论文的结构。
(2)、 作者在本文开头通过图形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4)、朗读5、6、7段,归纳“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
(5)、 课文举了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发明交互式电子游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6)、有人认为创造力只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少数人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7)、学了本文后,你觉得如何才能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四分钟,展示六分钟)。
读课文,自主完成任务1、2、3。大家读的时候应注意每段的首句、尾句、问句。然后由小组组长分配朗读的形式,可自由读、小组齐读,也可小组人员分配任务来读、或者是一人读其他成员听。
奋勇组三号成员展示:
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拼搏组二号成员展示任务3: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4、合作探究(探究五分钟,展示十三分钟)。
学生激烈讨论,积极探究得出任务4、5、6、7的结论。
非凡组二号同学展示任务四 : 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六人行小组展示任务6 : 我组认为创造性思维不只属于贝多芬、莎士比亚等伟人。因为鲁班是被山上小草弄破手指才发明了锯子;瓦特是水开了,壶盖被顶起受启发才发明了蒸汽机;牛顿是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则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发明了灯泡。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也是发挥创造性思维,才取得了胜利。所以,人人都具备创造力。只要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并且运用所得的知识,然后把小的灵感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你也会成为像莎士比亚一样的伟人。
5、展示反馈(展示文章结构两分钟,课堂小练三分钟)。
论证中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论证过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 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
课堂小练:老师出示图形,圆和三角形,大家由此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我由此想到了冰激凌,灯泡,东方明珠电视塔,数学上三角形与圆的外交与内切关系。还有一同学说,我与爸妈原不在同一县城生活,现在我们群居沁县,我们家由三角变为圆了。大家掌声不断。
6、评价提升(一分钟)
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课堂效率高。就学生表现来看,A同学回答问题流利大方,应发扬此精神。B同学答问积极,只是课前准备不够,应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C同学将字写得更工整些即可。总之,大家表现相当不错,老师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节课非凡小组共得五星10颗,你们是这节课跑得最快的,老师将这面小旗送给你们小组,希望你们发挥先锋作用,与其他各组将咱班建设得更加优秀。
教学反思
本课教师利用故事、图形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紧扣“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的重点,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
本课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来设计课堂,按课改模式组织课堂,既发挥了学生主人翁意识,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性、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